第一章緒論
1.1 論文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4 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2009年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以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成功應對了WTO和世界金融危機等挑戰,也是形成了布局比較合理、較為完整的技術工業體系。我國汽車行業總體實現了良好發展,行業整體運行平穩。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自2014年產銷規模超過2300萬輛,2015年汽車產銷量超過2450萬輛,創全球歷史新高,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1].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地位早已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車也已成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展望未來,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將更加突出,是我國制造強國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看到:我國汽車產業多年來也一直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產能低水平過剩、集約化程度比較低,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國際競爭力不夠強等問題。隨著汽車加速普及和汽車社會的發展,我國汽車產業與能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產業發展正面臨石油資源短缺及大氣環境污染帶來的外部壓力,汽車產業發展必須充分考慮資源、能源、環境、交通等多方面的約束因素,因此一方面必須通過更加充分的市場競爭,淘汰一批落后的生產能力,努力提高行業和產業整體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汽車產業必須經歷結構調整,特別是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興產業汽車發展,實現通過結構調整,提升產業競爭力和質量效益的目標。因此新產品的開發成為各大汽車生產廠商調整結構,優化產業,搶占市場的重要手段。
1935 年,通用汽車首次制定書面規范來管理新車型生產的過程,一方面為獲取所需的核心數據提供一種既確定又有序的方法,從而能夠正確的評估所提出新車型的經濟、金融、工程和商業等各方面狀況;另一方面建立新車型從通過計劃到生產的整個過程所涉及到的所有信息。而現代汽車產業一個全新的車型的開發,一般有 10 個節點,需要大概 45 個月左右準備,雖然各個公司流程都不太一樣,但大同小異,主要分為:立項建議書、立項批準、項目立項、數字樣車、驗證樣車、確認樣車、試批量車、零批量車、批量投產、市場投放。
汽車在其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試驗、生產制造過程也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
汽車流通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在對其使用時,車輛交通管理部門依然會要求消費者對車輛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的檢測,以保障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
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汽車試驗場,在新車的研發過程中,汽車試驗場是測試其綜合性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汽車的考場”是行業專家們對汽車試驗場的形象比喻。它重現了汽車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道路條件和使用條件,是進行汽車整車道路試驗的場所[2].為達到客戶的要求,汽車試驗場把各種道路的形態進行了集中、強化。
然而,由于商用型汽車試驗場基本都是由國家或汽車工業協會組織建立和管理的[3],因其建立的特殊背景,汽車試驗場行業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管理意識薄弱、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服務意識較低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試驗場管理者面臨著壓力和責任的雙重考驗。如何運用現代管理知識來規范試驗場的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和提升客戶滿意已經成為擺在試驗場行業面前的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重要課題。
當前,ISO9000 質量體系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各行各業,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但作為從企業發展過來的質量體系如何在汽車服務型企業實現可操作及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1.1.2 研究的意義
首先,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是一種根據標準體系原理來改善自身活動的一種方法,在汽車試驗場行業的應用研究還很少,如何針對 YC 汽車試驗場的管理現狀,從建立、實施、運行、持續改進等技術層面深入闡述體系構建流程以及提出具體化、可視化和可操作的研究,既可以改善 YC 汽車試驗場自身的管理質量,又可以為質量管理體系理論的研究和發展提供現實的證據和材料。
其次,汽車試驗場能夠重現汽車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道路條件和使用條件,將實際存在的各種道路經過集中、濃縮、不失真地強化形成典型化的道路[2],從而滿足企業對汽車新產品定型試驗及強制性檢驗試驗等方面的要求。不管是企業試驗場還是第三方公共試驗場,如果管理上不到位則可能會在安全方面、保密方面和效率方面給試驗造成巨大的影響。經常發生事故的試驗場會導致測試人員無法集中精力進行試驗,需要更多的關注自身的安全;經常泄密的試驗場會讓整車企業更多的關注未上市車的諜照事件,而同樣無法關注試驗;測試車輛多,不關注效率的試驗場會出現大量排隊等候進行測試的現象,客戶試驗進度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如何做好試驗場的質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再次,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有利于科學地管理汽車試驗場,能夠起到不斷提高現有管理水平,強化服務意識,細化工作標準,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以及客戶滿意度。YC 汽車試驗場屬于行業內的新進標桿企業之一,屬于未來領頭羊的角色,在 YC 汽車試驗場內實施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夠為帶動整個試驗場行業服務質量提供參考,因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1.2 國內外汽車試驗場現狀
1.2.1 境外汽車試驗場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各種類型的試驗場超過 200 個,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西班牙 IDIADA 汽車試驗場、德國 ATP汽車試驗場、意大利 NTC 汽車試驗場、英國 MILLBROOK 汽車試驗場、美國 TRC汽車試驗場、臺灣(中國)ARTC 汽車試驗場、英國 MIRA 汽車試驗場、日本 JARI汽車試驗場,美國 Milford 汽車試驗場等[3].
IDIADA 汽車試驗場是歐洲最全面的獨立汽車試驗場,位于西班牙巴塞羅那,總占地面積為 3.7 平方公里。擁有一流的試驗道路和設備齊全的保密車間,良好的氣候條件,全年可以進行道路試驗。IDIADA 試驗場的保密要求最高。于1994 年投入使用[4].
德國 ATP 汽車試驗場是獨立的第三方汽車試驗場,位于德國西北部帕彭堡,總占地面積為 7.8 平方公里(11700 畝),能夠進行汽車產品的研發設計、測試認證。于 1998 年正式投入使用[5].
意大利 NTC 汽車試驗場成立于 1975 年,是世界上比較出名的公用試驗場之一,2012 年被保時捷收購,但其依然是對外開放的公共試驗場。NTC 試驗場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阿普利亞,由于溫和的氣候條件,幾乎很少有雨天和霧天,因此,一年 365 天都可進行試驗。
英國 MILLBROOK 汽車試驗場位于英國倫敦北部,距離倫敦大約 65 公里,總占地面積 2.85 平方公里(4275 畝),擁有豐富的試驗道路和整車及零部件實驗室。始建于 1968 年,到現在已有 40 多年的歷史。
美國 TRC 汽車試驗場始建于 1962 年,是一個獨立于汽車制造商的試驗場,總占地面積為 18.2 平方公里(27300 畝),位于美國俄亥俄州東利伯蒂。TRC 試驗場能夠對車輛的安全、燃油經濟性、排放、耐久、噪音、碰撞和性能進行測試。
臺灣(中國)ARTC 汽車試驗場于 1990 年建立,位于臺灣彰化縣,占地面積 1785 畝,可提供產、官、學界相關車輛及零部件的研究、發展、產品改良與法規執行的測試場地。
英國 MIRA 汽車試驗場在 1946 年成立于倫敦米德蘭區,目前已成長為世界級的獨立汽車工程顧問公司,在汽車整車和系統技術方面,提供工程創新和智能化及測試方面的解決方案。為幫助 MIRA 成為世界級的汽車研發中心,協會新建設了“科技廣場”,以吸引相關機構入駐,并直接帶動 2000 人就業。汽車試驗場占地 2.63 平方公里,科技廣場近期規劃 155,000 平方米,計劃 10 年內完成。
廣場內設置包括 8,000 酒店、便利店、餐廳/咖啡廳等生活配套區和一些娛樂、運動等場所與設施。
日本 JARI 汽車試驗場占地面積約 3555 畝,為各類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汽車道路試驗條件和技術服務,側重于安全、商檢等法規性試驗和產品定型試驗。JARI試驗場于 1965 年建成。
美國米爾福德汽車試驗場是世界上第一個專用汽車試驗場,該試驗場占地面積 16 km2,駐場部門或機構 25 個,建筑物 107 座,員工 4800 人,試驗道路 172.8km,年平均行車里程 2 400 萬 km,年實車碰撞 450 次,模擬碰撞 1 250 次,年平均消耗燃油 9 328 533 L.試驗場地處丘陵地帶,屬季節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 889 mm.試驗場于 1924 年在密歇根州的米爾福德建成。
1.2.2 國內汽車試驗場現狀
我國汽車試驗場的發展走過了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自 20 世紀 50 年代造出第一輛“解放”汽車,開始籌劃建設汽車試驗場,直到 1987 年才建成第一家公用汽車試驗場-海南汽車試驗場。在建成之前,我國的汽車性能試驗基本上靠野外長途拉練來完成,過程耗時、費力,而且缺乏科學性。1987 年后的近 30 年間,我國相繼建成了安徽定遠汽車試驗場、東風(襄樊)汽車試驗場、交通部(通縣)公路交通試驗場、一汽農安汽車試驗場、上海大眾汽車試驗場等大大小小類型不一的汽車試驗場十余個,使我國汽車道路試驗的綜合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明顯,基本情況如表 1.1 所示:
目前國內已經建成且投入使用的公用試驗場主要有四家:北京交通部汽車試驗場、定遠試驗場、襄樊試驗場、海南試驗場。
北京交通部汽車試驗場位于北京通州區,距北京市中心 28 公里,總占地 2.4平方公里,1998 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建有碰撞安全實驗室、排放實驗室、發動機實驗室、汽車保修設備實驗室。擁有招待所、餐廳、維修車間、獨立試驗車庫、加油站等配套服務設施[6].
定遠汽車試驗場位于安徽省定遠縣,于 1990 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總占地面積超過 6 平方公里,擁有 4km 橢圓型高速試驗環道,2.2km 綜合性能試驗路,6.6km 凸凹不平試驗路,10km 越野路和 5km 場區山路,還擁有地形通過性試驗設施、城市工況模擬試驗廣場、淋雨試驗臺、質心測試平臺、標準縱坡(20%~60%)等重要專用試驗設施[7].
襄樊試驗場位于湖北襄陽市,于 1992 年正式投入使用,總占地 2902 畝。
內有高速環道、直線性能路、2#綜合路、比利時環道等近 30 公里試驗路面和濺水池、標準坡、灰塵洞等試驗設施,設有汽車整車、總成、零部件等試驗室十余個[8].
海南試驗場位于海南瓊海市,于 1987 年建成使用,總占地 1050 畝。內有高環試驗跑道、凹凸不平強化壞路、山區公路、一般公路、越野道路、標準坡道、通過性試驗路、涉水路、垂直障礙、路溝、壕溝、操縱穩定性試驗廣場、淋浴室、灰塵洞、鹽水槽等道路設施[9].
目前國內已經建成且投入使用的企業試驗場有十幾家:上海通用廣德試驗場:位于安徽省廣德縣,總占地面積 5.67 平方公里,建有包含 67 種典型特征路面,總長超過 60 公里的試驗跑道。能夠滿足總質量 7.5噸以下汽車的產品開發和認證、標準法規研究和驗證試驗、實驗室和計算機模擬采樣試驗以及質量檢查和鑒定試驗。
重慶長安試驗場:位于重慶墊江縣,2015 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總占地面積 2.5 平方公里。包含制動測試道路、舒適性道路、車外噪音試驗路、越野道路、基本性能環道、濕滑操縱穩定性路面、濕滑動態廣場、標準坡道以及強化試驗路等,超過 20 種類型的試驗道路。
上海大眾安亭試驗場: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占地 1.44 平方公里,2001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是我國第一個轎車專用試驗場。
一汽長春試驗場:位于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占地面積 1440 畝,于 2000 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是具有寒帶氣候特點的試驗場,主要承擔一汽集團汽車新產品的整車及主要總成的性能試驗。
常熟豐田試驗場:位于江蘇省常熟市,試驗場占地面積近 1200 畝,于 2014投入使用。試驗場由賽道組成,長度達到 40 多公里,路面和路況比一般的賽道更豐富,可以對汽車的性能進行綜合測試。包括擁有多個彎道的柏油賽道,高速環道、爬坡路、接縫突起路、低摩擦系數路、操縱性能路、惡劣路面耐久性能路等。
奔馳試驗場:位于福建福州市,總占地面積約為 150 畝,于 2013 年投入使用。試驗場主要對福建奔馳生產的唯雅諾、凌特進行性能試驗,同時還為北京奔馳的 C200、C300 兩款車型,提供整車 3 萬公里耐久試驗等測試技術服務1.
正新中國昆山試驗場[5]:位于昆山陸家,總占地近 1300 畝,于 2012 年投入使用,是專業輪胎測試場。擁有最先進的檢測、實驗設備,齊全的測試道,最高的專業技術水平。目前,國內大部分汽車制造企業都與測試場達成協議。該測試場設有高速周回道及煞車性能、綜合性能、振動噪音、濕地操安等測試道和測試區。
博世東海試驗場: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占地面積 1500 多畝,于 2013年一期投入使用。設有操控路、ABS 測試道、越野路面、高速環路、牽引控制系統坡道等各種測試路面,以及車間和辦公場地。試驗場的建成將對博世汽車安全技術的研發和與整車配備博世的安全系統產品,創造了有利的測試環境和條件[11].
長城試驗場:位于保定長城總部新產業園區,占地 1387 畝,于 2013 年建成使用。其高速環道總長 7.019 千米,設計平衡時速 240km/h,最高時速可達290km/h,動態廣場由 900 米加速段和直徑為 300 米動態坪構成,整體坡度嚴格控制在 0.5%以內。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外關于汽車試驗場的研究主要集中道路設施建設情況和所建設的道路在長度、寬度、面積等方面是否能夠滿足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的使用需求。對于試驗場質量方面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工程質量方面。而對于試驗場的管理處于粗放式管理為主,涉及到試驗場質量體系管理的研究還鮮見報道。
1.3 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內容
。1)第一章,緒論。闡述了本文寫作的背景及意義,對國內外試驗場發展的現狀進行了調研,提出了建立質量體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2)第二章,相關理論綜述。通過對質量體系相關知識的研究,掌握質量、質量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及 ISO9000 質量管理標準等相關理論,為后期的 YC 汽車試驗場質量體系構建提供理論依據。
。3)第三章,YC 汽車試驗場質量管理現狀分析。對 YC 汽車試驗場管理現狀進行研究、總結和分析,列明現階段管理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找出對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影響較大的關鍵因素。
。4)第四章,YC 汽車試驗場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利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基于質量體系八大原則,通過對公司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組織結構及其職責和權限的策劃,最終建立適合 YC 汽車試驗場的質量管理體系。
。5)第五章,YC 汽車試驗場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針對 YC 汽車試驗場質量體系實施情況進行研究,樹立良好的質量觀念,建立體系推動小組,加強員工培訓。開展 ISO9000 質量體系的認證工作并落實質量監督、檢查及反饋機制,最終實現質量體系工作的全面推進。
1.3.2 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研究 YC 汽車試驗場有限公司的質量管理過程中,采用了文獻歸納總結法、案例調研分析法、理論實際結合法三種方法。
。1)文獻歸納總結法:本文通過查找國內外汽車試驗場和質量管理方面的材料、專著及論文等資料,進行總結和歸納,作為后期研究工作的重要理論依據。
。2)案例調研分析法:本文以 YC 汽車試驗場有限公司為案例,通過對 YC汽車試驗場有限公司管理現狀進行詳細調查和研究,以期對 YC 汽車試驗場有限公司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為后期 YC 汽車試驗場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提供實證依據。
。3)理論實際結合法:本文通過將 ISO9000 質量管理標準與 YC 汽車試驗場有限公司的質量管理進行對接,以質量管理八大原則為基礎構建出一套適合 YC汽車試驗場有限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體系的實施提高試驗場的管理水平和顧客滿意度。并且整個體系在策劃、建立和實施的過程中一直遵循 PDCA 循環這個科學的管理程序。